杨雪强 

作者: 时间:2018-11-28 点击数:

杨雪强科研教学成果

杨雪强,男,博士,教授,19668月生,河南省唐河县人。

E-mailxqyfls@126.com

Q Q: 2499265786

: 18664715675


一、教育情况:

1982.09-1986.07 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86.09-1989.07 西安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1994.09-1998.03 武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02.09-2003.01 四川外语学院,国家公派留学英语高级强化班学习,结业。


二、海外境外留学情况

2003.07-2004.07 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从事对岩土体和混凝土的强度理论与本构关系的研究与探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05.04-2005.10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从事对岩土体和混凝土的强度理论和本构关系及边坡的三维稳定的研究与探索。


三、专业研究经历

1989.09-1992.08 湖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助教;

1992.09-1995.12 湖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副系主任;

1996.01-2000.12 湖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

2001.01-2006.06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授,院长。

2006.06-2013.12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2014. 1-至今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

1995.09-1998.12 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 岩土工程专业;

1999.01-2006.06 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岩土工程专业;

2002.01-2006.06 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岩土工程专业。

199711  参加第九届计算机方法和进展岩土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199911 受国家科委资助,赴日本松山市参加边坡稳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00008  参加第六届青年专家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00112  赴香港大学参加东南亚岩土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四、教学工作

1主讲的本科课程:《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基础工程》、《桩基理论》、《地基处理》、《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土质学与土力学》、《路桥专业英语》、《城地专业英语》、《岩土工程抗震》、《边坡稳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毕业设计》

2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岩土塑性理论》、《高等土力学》、《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边坡稳定理论与滑坡防治》、《深基坑支护》、《地基处理》

3参编与主编本科教材:《桩基理论》、《岩土工程》、《土力学》(主编)、《基础工程》、《基础工程》

4参编研究生教材:《土的本构关系》

参编《2007年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考前30天冲刺》、《2008年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考前30天冲刺》、《2009年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考前30天冲刺》


五、科研工作

杨雪强同志19983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011月破格晋升教授,20037-20047月国家公派留学于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20054-200510月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曾任湖北省岩土工程专业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现任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指导小组委员,在巷道稳定、边坡稳定分析、深基坑支护、挡土结构土压力、地基承载力、拱体理论、真空预压软土地基、非开挖技术、非饱和土力学、土体强度及本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约170篇,其中7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及核心期刊等收录。


1目前主要从事如下科研工作:

1)在工程尺度、缩尺、单元、次单元及微观等规模层次上研究土体的力学变形性质;

2)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力学变形特性及其在边坡、基坑及承载力中的应用;

3)广东花岗岩残积土与风化土的力学变形特性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4)花岗岩残积土、湿陷性黄土非饱和力学特性;

5)珠三角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等。


2从事的科研课题

1)对锚杆加固基坑边坡的研究,湖北省教委

2)开放型土工实验室建设,湖北工业大学校级课题

3)深基坑护坡桩上土压力的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4)坡顶局部超载下边坡的三维稳定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课题

5)深基坑开挖周边地表沉降分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课题

6)混凝土宏观力学行为的研究,湖北省教委课题

7)道路程序设计及其CAD,湖北省教委课题

8)广州结构性土体的强度特性与变形特性研究,广东省教育厅研究项目,主持,15万,2009-2013.6

9)天然沉积砂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研究项目,5万,2007-2010

10)滨河滨海热电厂建设项目关键技术与经济性研究真空堆载预压工程联合加固机理影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8万,2013—2015

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 62 批),温度的混合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热储岩溶发育深度的影响, 2017M622635, 2018.01-2019.12, 参与, 5 万元

12)甘肃庆阳市黄土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土壤渗水特性研究,主持,18万,2018-2020

13)庆阳海绵城市试点科研项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塬头沟壑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主持,12万,2018-2020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978177, 水平荷载作用下成层土体与大直径桩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2020-01-01 2023-12-31, 60万元, 在研, 参与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1809050, 胶结性砂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微观损伤机制, 2019-01-01 2021-12-31, 24万元, 结题, 参与

16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小型平顶管及沉井在电力电缆工程中的设计研究,24.36万,主持,2020-2022

17)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高回填河道区市政道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万,主持,2023


3发表的论文:

1)Yang,X.Q. The research about designing method of vertical reinforced slopes. A.A.BALKEMA PRESS,1996.11

2)Yang,X.Q. A new definition method of safety fa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A.A.BALKEMA PRESS,1997.11

3)Yang,X.Q. Research about stability of slurry trench excavation in soft clay. A.A.BALKEMA PRESS,1997.11

4)Yang,X.Q.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locally loaded slopes. A.A.BALKEMA PRESS,1999.11

5)Yang,X.Q. Design method of vertical reinforced slopes under rotational failure mechanism. A.A.BALKEMA PRESS,1999.11

6)Yang,X.Q. Active soil pressure on retaining wall with base projection. Yunnan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2000.8

7) Yang,X.Q. Further research about passive soil pressure. A.A.BALKEMA PRESS,2001.12

8) Yang,X.Q. Generalized twin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of rock. RINTON PRESS, 2002.10

9)Yang,X.Q. Evaluation on footing bearing capacity via energy safety factor. 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2004.10

10) Yang, X.Q., Stolle, D.E.F., Guo, P. J. Modified Ottosen failure strength criterion. Journal of Hua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2005 (4)

11) Yang, X.Q., Stolle, D.E.F, Guo, P. J, Liu, Z. D.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Stability undefinedyses Under Pressure on Top Surface of Slope.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6, 28 (5): 639-649.

12) Yang, X.Q. A note on the Lade-Duncan failure criterion.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6(4):299-304.

13) Wang S, Yeung A, Au S, Fangzhen, Zhang H, Yang X. Numerical studies of fractur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stiff soil.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2006 (155) :288-295

14) Wang S, Lam K, Au S, Su L, Yang X. Numerical Study of Rock Failure due to the Pre-Existing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and Hydraulic Fractures Interaction.Soil and Rock Behavior and Modeling, 2006:268-275

15) Liang S, Yang X, Qi T, Liu G. Dynamic effects of moving vehicular loads on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s on winkler found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ICCTP 2009: Critical Issue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2009) 358

16) Xue-Qiang Yang, Li-Juan Zhang and Xiao-Ming Ji.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terials.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3, 51):71-86

17) Cheng YLi NYang X. Three-dimensional slope stability problem with a surcharge load.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5) 15(10)2227-2240.

18) B. Yuan, R. Chen, G. Deng, T. Peng, Q. Luo, and X. Yang. Accuracy of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or deriving p–y curves from model pile tests in layered soils.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2017, Vol.45,No.4:1238-1246

19) Xing Gong, Xueqiang Yang. A numerical model in prediction the initial karst development in porous limestone.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8(3)

20) Xing Gong, Xueqiang Yang(通讯作者). Effective convective heat transport in modelling the evolution conduits in limestone aquifers. Geothermics,2019

21) Xing Gong, Xueqiang Yang(通讯作者). Modelling early karstification in future limestone geothermal reservoirs by mixing of meteoric water with cross-formational warm water. Geothermics,2019

22Pan Liu, Xuejiao Zhang, Min Zhang, Xueqiang Yang通讯作者. Effect of admixture o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ompacted loess: a case study.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09. SCIVolume 2020, Article ID 8810079, 12 pages

23Pan Liu, Ph.D.; Xuejiao Zhang; Xueqiang Yang, Ph.D通讯作者.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compacted lime-treated loess on its hydraulic[J].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2021,Vol.58(1), 78-84,DOI 10.1007/s11204-021-09709-z. SCI

24Pan Liu, Xueqiang Yang(通讯作者), Xiaowen Zhou. Mechanics of completely decomposed granite: An example of transitional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21

25Pan Liu ,Jinhong Lin,Yang Wangand Xueqiang Yang(通讯作者).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Shear Behaviour of a Completely Decomposed Granite: An Experimental Study.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Volume 2021, Article ID 6631422, 10 pages

26)杨雪强.深基坑中相邻护坡桩净距的设计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7(4)

27)杨雪强.深基坑支护空间效应.岩土工程学报,1998(2)

28)杨雪强.对土钉加固竖直边坡的研究.工程力学,1999(5):125-132

29)杨雪强.基于常规三轴试验的岩石双剪强度准则.工程力学,2003(4)

30)杨雪强.对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再研究.力学与实践,1999(3):37-41

31)杨雪强.对折线墙背上主动土压力和挡土墙稳定状态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0(3):15-19

32)杨雪强.对岩石双剪强度准则的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7)

33)杨雪强.对扶壁式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增刊

34)杨雪强.岩石双剪强度准则的一种推广型式.固体力学学报,2003年专辑

35)杨雪强.对巷道开孔卸载参数的研究.岩土力学,1995(1)

36)杨雪强.对竖直多排桩基荷载公式的探讨.岩土力学,1996(1)

37)杨雪强.对加筋砂土作用在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岩土力学,1997(1)

38)杨雪强.饱和地基三维稳定的承载力研究.岩土力学,1999(3)

39)杨雪强.对一些角隅模型的认识.岩土力学,2004(8)

40)杨雪强.对加筋竖直边坡的设计方法探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2

41)杨雪强.工字钢桩衬板基坑支护的设计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5)

42)杨雪强.均布超载对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工程勘察,1999(3)

43)杨雪强.土钉支护深基坑边坡超载设计法.工程勘察,2002(5)

44)杨雪强.论粘性土转化为无粘性土的物理基础.岩土工程技术,1999(1)

45)杨雪强.对坦墙墙后土体第二破裂面的研究.岩土工程技术,2001(1)

46)杨雪强.能量安全系数法在锚杆加固竖直边坡工程中的设计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8

47)杨雪强.基坑边坡土钉支护的设计研究.万国学术出版社,199910

48)杨雪强.挡土墙上的被动土压力.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0

49)杨雪强.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有限元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2001.10

50)杨雪强.修正的莫尔—库仑岩石强度准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

51)杨雪强.土体三维破裂下挡土墙上的被动土压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9

52)杨雪强.关于挡土墙土压力模型试验的几点建议.全国岩土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

53)庄心善,杨雪强.桩后压浆增强桩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地下空间增刊,199910

54)杨雪强.锚钉联合加固基坑边坡的设计.福建建筑,2000增刊

55)杨雪强.均布超载下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福建建筑,2000增刊

56)胡其志,杨雪强.基坑开挖基底降起的估算.土工基础,2001(2)

57)杨雪强.论群桩基础中的成拱效应.土工基础,1995(1)

58)杨雪强.论群桩中的负摩阻力.地基基础工程,1995(1)

59)杨雪强.锚板桩设计中的部分和整体安全系数().地基基础工程,1996(4)

60)杨雪强.对土的模量及群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认识.全国高校土力学研讨会论文集,19958

61)杨雪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认识.全国高校土力学研讨会论文集,19947

62)杨雪强.论巷道锚杆支护与树根桩托换工程.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会湖北会议,199510

63)何世秀,杨雪强.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土的压缩系数.湖北工学院学报,1993(4)

64)杨雪强.土木工程中的成拱效应.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1)

65)杨雪强.开孔卸载对巷道围岩承载拱的影响.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4)

66)杨雪强.对无重介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认识.湖北工学院学报,1995(1)

67)何世秀,杨雪强.深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初探.湖北工学院学报,1995(3)

68)何世秀,杨雪强.弧形墙桩锚支护结构分析.湖北工学院学报,1996(2)

69)杨雪强.提高挡土墙精度设计的若干方法.湖北工学院学报,1996(2)

70)杨雪强.对考虑重力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认识.湖北工学院学报,1997(1)

71)杨雪强.对大学教学的认识.湖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19972

72)杨雪强.锚碇式板墙的设计研究.湖北工学院学报,1998(2)

73)徐能雄,杨雪强.深基坑支护桩的离散元分析.湖北工学院学报,1998(2)

74)杨雪强.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湖北工学院学报,1998(3)

75)杨雪强.防洪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湖北工业大学院报,199810

76)杨雪强.对挡土墙折线型墙背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9增刊

77)庄心善,杨雪强.土钉支护深基坑竖直边坡能量安全系数设计法分析.城市勘测,19993

78)杨雪强.深基坑支护的杆系有限元分析.湖北工学院学报,2000(2)

79)杨雪强.浅论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4

80)杨雪强.赴日参加“土坡稳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的几点体会.湖北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0(1)

81)杨雪强.分层填土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1)

82)文行武,杨雪强.双弹簧地基模型的杆系有限元分析.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3)

83)杨雪强.论科研对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湖北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2(1)

84)胡其志,杨雪强.基坑开挖软土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3)

85)杨雪强.对岩土屈服强度准则的探讨(1)—理论与模型.湖北工学院学,2003(6)

86)杨雪强.对岩土屈服强度准则的探讨(2)—模型及其应用.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5)

87)何世秀,朱志政,杨雪强. 基坑土体侧向卸荷真三轴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7(6)

88)胡其志,庄心善,杨雪强.双面直立高路堤挡土墙上土压力初探.岩土工程界,2005.8(12):27-28

89)杨雪强,朱志政,何世秀,Guo, P. J. Lade-Duncan, Matsuoka-NakaiOttosen 等破坏准则的认识.岩土工程学报,2006,28(3):337-342.

90)杨雪强,朱志政,韩高升,何世秀.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变形特性与破坏特性.岩土力学, 2006,27(12):2181-2185.

91)杨雪强,朱志政,韩高升等.对土样强度破坏标准的探讨.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215):1-5

92)杨雪强,宫全美,胡其志.修正Cam clay模型与Matsuoka-Nakai屈服准则的结合.全国第二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2006.10.

93)朱志政,何世秀,杨雪强. 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的真三轴实验研究与验证.全国第二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06.10.

94)胡坤生,杨雪强,凌平平,向胜华.对殷宗泽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全国第二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06.10.

95)杨雪强,梅利芳,王绪民. 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的拓展应用.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3)

96)陈善雄,凌平平,何世秀,杨雪强.粉质粘土卸荷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7,28 (12):2534-2538.

97)杨雪强,宫全美,李彰明.对三种强度破坏准则的物理解释.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24 (3):76-83

98)杨雪强,區兆光,王善勇.推广的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全国第十届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1

99)凌平平,杨雪强, 向胜华,刘文志. 泊松比和剪胀角对土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岩土工程界, 2007106):57-59

100)杨雪强,區兆光,冯颖匡,刘祖德. Matsuoka-NakaiLade-Duncan两破坏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力学学报,2008,25(3):475-479

101)陈桂林,杨雪强,吴子超. 岩石的一种新剪切型破坏准则.福建建筑,2008,1228:50-53

102)刘文志,杨雪强,王国贤.轴对称荷载条件下饱和土应力-剪胀关系的试验研究.土工基础,2008,22(6):59-62

103)杨雪强,张建龙,刘勇健.修正Cam模型与Lade-Duncan屈服准则的合理耦合.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25(3):90-95

104)杨雪强,凌平平,杨锐,陈桂林.坡顶局部荷载下边坡的二维和三维稳定分析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法(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25(4):86-93

105)杨雪强,凌平平,陈桂林.平面应变状态下边坡安全系数的近似求解.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73-177

106)何世秀,龙立华,杨雪强,何怡.黏性土卸载屈服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S1, 2008

107)刘勇健,张建龙,李子生,杨雪强,张丽娟,梁仕华.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1,2008

108) 杨雪强, 區兆光,郑榕明,冯颖匡, 李彰明. 坡顶局部荷载下边坡的二维和三维稳定分析极限分析的上限法(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26(1):1-8

109)杨雪强,凌平平,向胜华.基于系列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评述土坡的稳定性. 岩土力学,2009,30(4):865-870

110)胡其志,周辉,杨雪强.屈服面角点奇异性的非平滑处理对塑性应变的影响.岩土工程学报,2009, 31(1): 66-71.

111)杨雪强, 李彰明, 张建龙,刘勇健. 论有效应力原理在土力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60-64

112) 杨雪强, 刘勇健, 张建龙. 对冲切与剪切问题的思考.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卷增刊:170-173

113)吴子超,杨雪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作用中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广东建材, 2009 (7): 24-27

114)杨雪强, 张丽娟,刘勇健.地基的临塑、界限和极限荷载的探讨.广州建筑,20095):8-14

115)杨雪强,李彰明,史宏彦.Lade体积屈服面模型的合理修正.工程力学,200926(11)41-45

116)杨雪强,李子生,梁仕华.混凝土板的冲切强度问题探讨.应用力学学报,2009,26(4):731-735

117)刘勇健,李彰明,杨雪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粗糙集-支持向量机法.工程地质学报,200917(3)322-328

118)刘勇健, 张丽娟, 杨雪强. 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 03

119)杨雪强,张建龙,张丽娟,刘勇健.土坡稳定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010卷,社科增刊:123-126

120)杨雪强,刘文志,杨桂丽.对直剪试验内摩擦角的评述. 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8

121)杨雪强,吴子超,杨宗轲.一般应力状态下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10,23(2):25-29

122)杨宗轲,杨雪强.等效面积的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探讨. 矿产勘查. 2010年第1卷第2

123)杨宗轲,杨雪强,朱家宏.土质边坡工程中德鲁克-普拉格破坏准则的运用.工业建筑增刊,2010

124)刘勇健,张丽娟,杨雪强,张建龙.土力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讨.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010卷,社科增刊:127-129

125) 张丽娟,刘勇健,杨雪强.关于提高土力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010卷,社科增刊:119-120

126)杨雪强,吴子超,杨宗轲.框架片筏地基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27(4):9-15

127)杨雪强,张丽娟,张建龙,刘勇健.土坡稳定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法求解的比较.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专刊:171-174

128)张建龙,杨雪强,张丽娟.测绘工程专业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探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专刊,83-85

129)杨雪强,杨锐,张建龙.三角形桩基承台抗弯弯矩与冲切的计算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28(2)17-21

130)杨雪强,张建龙,李子生,史宏彦.本科土力学教学实践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1,20卷,增刊:30-32

131)汪仕旭,杨雪强.土钉与钢管桩在深基坑处理流砂中的应用.土工基础,201125(5)4-7

132)张丽娟, 李彰明, 杨雪强. 动力排水固结加固后南沙港区软土次固结性状试验研究. 中国港湾建设,2011(5): 40-42

133)杨雪强,陈晓平,宫全美,孙汉芳.砂土的剪胀方程及其塑性势(Ⅰ): 发展现状.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29(1)9-14

134)杨雪强,陈晓平,宫全美,孙汉芳.砂土的剪胀方程及其塑性势(Ⅱ): 新的拓展.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29(2)38-44

135)杨雪强,刘勇健,汪仕旭.对土坡稳定分析条分法的认识.土工基础,201226(3):33-35

136)燕全会,杨雪强,杨桂丽.粗砂不排水剪切的真三轴试验研究.土工基础,201226(4):109-111

137)孙汉芳,杨雪强,燕全会.一种混合砂的真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广东建材,20124

138)杨雪强,李子生,燕全会,孙汉芳.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类材料的破坏准则.工程力学,201229(12):328-333

139)杨雪强,张丽娟,燕全会,张新涛.横观各向同性砂土的破坏准则.应用力学学报,201330(3)304-310

140)杨雪强,刘文治,刘祖德,何世秀,陈善雄.武汉原状粉质粘土与其重塑土的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描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30(1)18-24

141)杨雪强,刘文治,刘祖德,何世秀,陈善雄.武汉原状粉质粘土与其重塑土的试验对比研究():剪胀特性分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30(3)23-29

142) 张新涛,杨雪强,汪仕旭.广州粘土真三轴试验研究.土工基础,201327

143)杨雪强,吉小明,张新涛.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及其土拱模式分析.中国公路学报,201427(1)30-37

144)吉小明,杨雪强,徐超.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补偿注浆技术现状与展望.现代隧道技术,2014, 51(s1)

145)杨雪强,刘勇健,吉小明.考虑土体自重应力场的拱效计算方法.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6,33(3)76-80

146)袁炳祥,陈锐,杨雪强等.基于渗透力加荷桩对侧向受荷桩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A02:4295-4301

147)徐朝阳,刘明,胡舒之,杨雪强(通讯作者).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的数值计算及加固机理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7,34(1):31-39

148)刘亚栋,杨雪强(通讯作者),徐雷,林耀康,龚星.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8,35(6):57-62

149)周若洋,杨雪强(通讯作者),刘攀,郑丽婷,陈涛.不同加荷方向下横观各向同性饱和粗砂的真三轴试验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0,37(01):58-64

150)陈涛,杨雪强(通讯作者),刘攀,周若洋,郑丽婷.横观各向同性土体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0, 37(06): 85-91.

151张颖,隋军,林春秀,杨雪强(通讯作者),刘攀,张雪娇.庆阳非饱和原状黄土固结、剪胀与屈服特性的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20,Vol.41( 2):219-228.

152)杨雪强 ,刘攀 ,朱海平 ,张雪娇 ,隋军.庆阳黄土及红粘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工程勘察, 202149(2):14-18,核心期刊

153张雪娇,刘攀,杨雪强(通讯作者),汪洋.石灰改良黄土渗透性与孔隙结构的关系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1,38(3):97-103

154)杨雪强,隋军,张弘,高振宇,刘攀,林锦宏.庆阳非饱和原状黄土固结快剪试验的抗剪强度研究,土工基础,2021(6):787-791

155)杨雪强,张雪娇,刘 攀,侯文隽.外加剂对重塑黄土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21,52(8):141-148,核心期刊

156)杨雪强,张绍献,黄孝鹏,朱海平,隋军,林春秀. 庆阳黄土降雨入渗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工业建筑2021,37,增刊:756-761,核心期刊

157)王绪湘,裴大威,宋丽敏,李宇航,杨雪强(通讯作者.基于CEL法的沉井下沉侧阻和端阻研究.电力系统交流论文,2021

158) 李宇航,高振宇,杨雪强(通讯作者),刘攀.静压钢板桩贯入阻力试验与数值仿真,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39(1):129-134

159)邝梦芳,徐采薇,徐其功,曹华先,杨雪强,董鹏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侧向冲击性能研究,建筑结构,2022,已录用,核心期刊

160)连继业,王绪湘,朱海平,张刚杨雪强(通讯作者.复合地层双滚刀破岩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 22(13): 5340-5347.核心期刊

161)王绪湘,连继业,毛济民,杨雪强(通讯作者),宋丽敏.浅埋顶管沉井周边土体的三维破坏形状及沉降研究,隧道建设,2022,增刊1,已接收,核心期刊

162)毛济民,杨雪强(通讯作者),连继业,吴颖怡,张敏,杜可函.顶管沉井施工引起的桩土数值模拟与变形研究,土工基础,2022,已接收

163) 毛济民,杨雪强(通讯作者),张敏,吴颖怡.广州地区土体与沉井壁摩擦参数的试验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已接收

164) 姚腾浩,戚桂晌,杨雪强(通讯作者),黄羡伦,祝程远,毛济民.含水量变化对广州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土工基础,2022,已接收

165高振宇,李宇航,杨雪强(通讯作者),王坤.广州某工程钢板桩静压贯入阻力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土工基础,20231


六、学会任职

1)教育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指导小组委员;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3)广州建设工程安全学会,常务理事;

4)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5)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

6)广东省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325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22722    邮箱:yzb@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