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布日期:2021-03-09

王超 WANGCHAO 教授

所属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

氢能科学与技术,能源催化,生物质能

联系方式:

chaowang@gdut.edu.cn

招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个人简述

王超,2015年4月就职于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主要从事氢能开发与利用、生物质催化转化、CO2及气体污染物脱除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先后在能源、化工、环境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课题组测试、表征设备先进齐全,科研经费充足,并与国内外多个高水平大学课题组保持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学位:动力工程


教育背景

2009年6月上海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

2011年8月澳门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

2015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15年4月-2018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讲师

2016年5月-201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借调

2018年10月-2023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

2024年10月-今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破格晋升)

2021年7月-2024年3月广东工业大学材料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系副主任

2024年3月-今广东工业大学材料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人

国家科技部专家库成员

波兰国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人

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新能源专家组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第二届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专家库成员

《Green Carbon》青年编委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委

澳门科技大学环境研究院客座副教授(2018.11-2021.11)

中国能源学会氢能专委会会员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Energ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等多个知名能源环境化工类SCI期刊通讯评审人等


主要荣誉

2013年大连市三好学生

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学科建设贡献三等奖

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授课教师”奖

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2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主要论文

[1] Zhong W,Wang C*,Zhao H,Peng S,Tian Z,Shu R,Chen Y**,Synergistic Effect of Photo-thermal Catalytic Glycerol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over 2D Au/TiO2 Nanoflak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2,446: 137063.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6.744);

[2] Bu E,Chen Y,Wang C*,Cheng Z,Luo X,Shu R,Zhang J,Liao M,Jiang,Z,Song Q.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derived biphasic photoreforming over a raspberry-like amphiphilic Ag2O-TiO2/SiO2 catalyst[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370: 646.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6.744);

[3]Wang C,Liao M,Liang B*,Jiang Z,Zhong W,Chen Y,Luo X,Shu R,Tian Z,Lei L*. Enhancement effect of catalyst support on indirect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propane partial oxidation towards commercial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applications. Applied Energy,2021,288: 116362.(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1.446);

[4] Liao M,Chen Y,Cheng Z,Wang C*,Luo X,Bu E,Jiang Z,Liang B,Shu R,Song Q.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partial oxidation of propane: Effect of SiC addition on Ni/Al2O3 catalyst[J]. Applied Energy,2019,252: 113435.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1.446);

[5]Wang C,Jiang Z,Song Q*,Liao M,Weng J,Gao R,Zhao M,Chen Y,Chen G. Investigation on hydrogen-rich syngas production from catalytic co-pyrolysis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and waste paper blends. Energy,2021,232: 121005.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8.857);

[6]Wang C*,Liao M,Jiang Z,Liang B,Weng J,Song Q,Zhao M,Chen Y**,Lei L***. Sorption-enhanced propane partial oxidation hydrogen production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applications. Energy,2022,247: 123463.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8.857);

[7] Jiang Z,Liao M,Qi J,Wang C*,Chen Y,Luo X,Liang B,Shu R,Song Q*. Enhancing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propane partial oxidation via CO preferential oxidation and CO2 sorption towards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applications. Renewable Energy,2020,156: 303.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8.634);

[8]Wang C,Bu E,Chen Y*,Cheng Z,Zhang J,Shu R,Song,Q. Enhanced photo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Pickering interfacial catalysis from a bio-derived biphasic system. Renewable Energy,2019,134: 113. (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8.634);

[9] Cai X,Wang C*,Chen Y,Cheng Z,Shu R,Zhang J,Bu E,Liao M,Song Q. A novel approach for enhancing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glycerol photoreforming by improving colloidal dispersion stabilit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8,627: 1464. (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10.753);

[10] Chen X,Wang C*,Luo X**,Chen Y.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porous structures towards aqueous phase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1,46(44): 23026-23039. (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7.139);

科院2区,影响因子7.139);


知识产权

[1]一种高效集成的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氢提纯系统,(第一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2]多级反应微流道结构、微流控芯片和非均相反应方法,(第一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一种光热协同催化产氢微胶囊及其制备和应用,(第一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4]一种高效的羟基化合物催化重整耦联提纯制氢装置,(第一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5]一种微流道结构、微流控芯片以及非均相反应方法,(第一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科研项目

[1]高稳定铂/高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及其丙烷部分氧化制氢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生物质醇光催化制氢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3]生物质醇光热化学链重整制氢中热载流子作用机理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4]生物油轻质组分水相重整光热催化制氢中热载流子的作用机制研究,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主持.

[5]耦合相变蓄热的太阳能全光谱生物甘油光热制氢机理研究,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

[6]基于海水高效蒸发的双功能Cu/HEMs光热催化重整制氢机理研究,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

[7]太阳能制氢-蓄热多功能微单元能量高效转化机制的研究,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

[8]基于钯铜复合膜提纯的热耦合制氢系统研发及其在氢能重卡中的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合作方项目负责人.

[9]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广东中油燃气有限公司-广州兴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10]多官能团脂环缩水甘油酯的小试研究,中石化巴陵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11]甲醇水重整制氢催化剂选型测试优化及系统精准热管理的研究及应用,广东能创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12]有机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应用技术开发,广东赛威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13]兴丰填埋场堆体膜面光伏发电系统试验项目,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上一条:田志鹏

下一条:王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