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1学院概况
体育学院于2022年在体育部基础上成立,2023年开始招收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学院同时还承担全校学生的公共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体质测试、场地管理等工作,设有党政办公室、运动训练系、3个教研室、学生体质监测中心、群体竞赛中心、场馆管理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等部门。学院作为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具有体育教学(045201)和运动训练(045202)两个专业学位领域。七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体育人不懈努力,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体育竞赛成绩在国内高校稳居前列,以体育人成效日益彰显。2009年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人民网公布“2017全国高校体育竞赛榜”我校列第32位、2021年获广东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先进单位。学院突出篮球教育特色,涌现了一大批以易建联、杜锋、朱芳雨、周鹏、任骏飞、杨力维、陈国豪等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2023年获得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一级联赛(CUBAL)总冠军,球队主力球员陈国豪成为学校历史上首位CBA选秀“状元”,2024年邵炜昀通过选秀进入CBA。
2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奉献精神良好、行业背景丰富,具有国际视野“能武能文”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4名;博士6名,硕士38名;国际级裁判1名,国家级裁判10名;国际健将2名,健将9名。教师队伍中有南粤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广东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名、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7名、境外访学经历7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
3教学科研
学院坚持体教融合、五育并举,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有力促进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训练竞赛工作。在本科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和科研方面,获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教学团队1个,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项;校级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厅级项目80余项,校级课题40余项。学院坚持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坚定走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持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
4竞赛成就
近年来,男子篮球获第二十五届CUBAL一级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第二十四届CUBAL一级联赛南方赛区冠军及全国总决赛亚军、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组篮球比赛亚军、曾三次夺得全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冠军;男子足球获2018-2019 CUFA全国总决赛甲组冠军、2022年广东省“省长杯”甲组冠军;网球获第25届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总决赛甲组男团亚军和双打冠军;学校运动队在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中获甲组团体总分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乒乓球、毽球、定向运动等项目也多次获得各类别金牌和冠军,我校乒乓球队女将杨诗璐2023年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帮助中国乒乓女团夺冠。
5体育文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秉持“人人参加体育,人人喜欢体育,终生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理念,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以学院的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以各单项竞赛为龙头,以校运会(或体育节)为高潮”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学校男子乙组篮球队获2023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并连续两届获得“感动广工人物”集体奖。《创新体育俱乐部制 打造学校闪亮名片》获得广东省首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体育部着力打造具有工大特色的教工体育俱乐部文化》获得学校首届“十佳校园文化品牌”称号;《彰显广工篮球特色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获得学校第四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6招生专业
(1)体育教学(专业代码:045201)
专业定位:坚守以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优质学科为依托,紧密契合中小学校的实际需求,根植于广东省,专注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并有效辐射至华南地区,进而面向全国。核心宗旨在于培育出拥有坚定政治信念、高尚师德风范、深厚教育情怀以及在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表现卓越的创新型体育教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多元体育项目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就业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各级体育部门管理人员、各级体科所科研人员、大众健身教练等。
(2)运动训练(专业代码:045202)
专业定位:在响应国家“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坚实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基础、精湛专业技能及初步科研能力的卓越教练员、教师及健身教育与健康管理人员。该专业毕业需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能够胜任运动训练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职责,并展现出高度的职业素养,成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运动训练质量监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就业方向:运动专项教练员(青少年专项教练、各级体育俱乐部教练员)、体能教练(高水平体能教练、青少年体适能教练)、中小学体育教师等。
欢迎各位考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