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媛媛  副教授 
 
     所属学院:法学院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区工作与社会治理、老年社会工作      联系方式:52363003@qq.com      硕士招生学院:法学院    | 
  
  
   个人简述 (限300字)  | 
   
 
 自从教以来,主要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等研究,获得高级社工师(笔试合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市厅级纵向课题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校青年基金1项等;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CSSCI期刊5篇,在美国、欧洲等社会工作国际会议上一作发表论文5篇;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研究院访问学者,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交流项目学者。在实务领域曾任广州市民政局专家库成员,广州市社工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务专委会副主任,佛山市顺德区社协评估委员以及多家社会工作机构咨询顾问工作。 
 
 
  | 
  
  
   
  | 
   
  | 
  
  
   教育背景  | 
    
    
     2010-2017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博士  
     2017-2018 美国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研究院访问学者  
     2004-2007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硕士  
     2000-2004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本科   
     
  | 
  
  
   
  | 
   
  | 
  
  
   工作经历  | 
    
    
  | 
  
  
   
  | 
   
  | 
  
  
   学术兼职  | 
    
    
  | 
  
  
   
  | 
   
  | 
  
  
   
  | 
   
  | 
  
  
   主要荣誉  | 
    
    
  | 
  
  
   
  | 
   
  | 
  
  
   主要论文  | 
    
    
     折叠空间:G市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新型生成样态,《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8)  
     折叠式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现实空间与实践路径—以G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例,《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7)  
     5G物联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人民论坛》,2020(1)  
     关系运作: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空间实践-以G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9(7)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创新研究,《科教导刊》,2019(6)  
     老年社会工作本科人才培养途径,《中国教育报》,2019(9)  
     漩涡空间: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关系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7(4)  
     策略性自主:社会组织与国家商榷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从碎片化到无缝隙-基于一个社会工作项目的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7(4)  
     行政视野下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运营困境与对策,《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2)   
     
  | 
  
  
   
  | 
   
  | 
  
  
   
  | 
   
  | 
  
  
   科研项目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迈向人工智能的老年社会工作循证研究—基于广州市养老机器人居家照护的实践体系”(2021GZGJ213)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模型构建与政策设计研究—基于广州城乡社区的比较分析》  
     广东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教材建设《老年社会工作》  
     
  | 
  
  
   
  | 
   
  | 
  
  
   教学活动  | 
   
 具有十二年以上教学经验,先后承担过“社会服务项目管理专题、公共关系学、公益项目策划与管理、社会工作专业英语、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公关礼仪、职场礼仪与美妆知识,社会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多门专业和公共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