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15-10-25 点击数:
姓名(加全拼):李志生(Li Zhisheng)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别:硕士导师
科研方向:
1. 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招生代码0814,研究方向:低碳与零碳建筑、低碳社区、碳中和与碳达峰、建筑节能)
2. 建筑环境与室内污染防治(招生代码0814,研究方向:甲醛、VOCs、PM2.5等室内污染物的净化、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等)
3. 工程管理(招生代码1256,研究方向:PPP工程、招投标、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
个人简介(300字内):
李志生,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土木工程(0814)、土木水利(0859)、工程管理(1256)三个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对象。
荣获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目前已累计培养合格的工学硕士、工程硕士20多人,其中1人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其中,2010年-2012年,担任过长沙市宁乡县发改局副局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职务,从事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事务管理工作。
个人主页:
http://teacher.gdut.edu.cn/lizhisheng/zh_CN/index.htm 或
http://teacher.gdut.edu.cn/~Nf6jUr/zh_CN/index.htm
招生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Chinagzlzs@126.com; Chinalzs@sina.com; 020-39322515;
手机:13560411926
学科领域:工程管理;土木与水利工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空调
教育背景:
2002.9-2007.12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学博士;
1997.9-200.4 哈尔滨工程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院,工学硕士;
1993.9-1997.7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水运管理双专业;工学学士
学术兼职:
担任的社会兼职有:
韶关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库专家(2015-2018,2019-2022);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2008-2019);
国际刊物Applied Energy、Energy Efficiency、IEC Energy、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等期刊的审稿人(2010-);
国际刊物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Research 副主编;
广东省从化市政府经济顾问(2010-2013);
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联合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第十届科协委员;
广州市节能降耗专家;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审稿人等。
工作经历:2000年以来,相继担任广东工业大学设备工程系助教、建设学院讲师、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担任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建筑学、给排水等专业的授课及科研工作;担任班主任、硕士生导师等学生指导工作。其中,2010年-2012年,担任过长沙市宁乡县发改局副局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职务,从事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事务管理工作。
主要荣誉: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班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2017);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主讲课程:制冷技术、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暖通空调新技术、建筑技术经济学(全校公选课)等
主要论文:
[1] Zhi-sheng Li (李志生), Guo-qiang Zhang, Dong-mei Li et 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lar energy in building industry and its prospect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07,35(8): 4121-4127. (SCI/EI)
[2] 李志生,张国强,李冬梅等,广州地区大型办公类公共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EI),2008,30(5):112-117
[3] Li Zhisheng*(李志生), Wang Xiaoxia(王晓霞), A study of energy performance and audit of commercial mall in hot-summer/warm-winter climate zone in China,energy efficiency, 2013:6(3):476-493(SCI/EI)
[4] 郭初,李志生,两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J],制冷学报,2014,35(6):75-81
[5] Zhisheng Li, Qingmei Wen, Ruilin Zhang. Sources, health effect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indoor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 review.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86(2017), 15 May 2017, 610-622 (SCI/EI).
[6] 李志生*,梁锡冠,金宇凯,张华刚,欧耀春. 基于树模型的北京市PM2.5预测效果对比分析[J]. 环境工程,2021,39(6):106-113.
[7] Xiguan Liang*, Zhisheng Li, Huagang Zhang and Xinru Hong.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Fuzzy Assessment of Indoor Air Chemical Contamination in Public Buildings [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1(9):1-17, (SCI/EI).
[8] Junteng Wang, Zhisheng Li, Xiguan Liang*, Huagang Zhang, Yaochun Ou. PM2.5 REMOVAL BY NEGATIVE IONS 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NEGATIVE-ION CONCENTRATION [J].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21,30(6):5844-5854,(SCI/EI).
[9] Zhisheng Li*, Huagang Zhang, Jiangyi Zeng, Yukai Jin, Xiguan Liang. PROGRESS IN INDOOR PARTICULATE POLLUTION (IPP) RESEARCH AND HOTSPOT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ANALYSIS [J],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Volume 2022, 31(2):1624-1641. (SCI/EI).
主要著作:
[1] 《建筑技术经济学》,李志生,独立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导论》,张国强、李志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给水排水施工图常见制识图错漏及分析》,伍培、李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建筑设备CAD与制图》,刘建龙主编,李志生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室内空气品质》,张泉等主编,李志生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李志生,付冬云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
[7]中央空调施工与调试,李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8]中央空调设计与审图,李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与常见问题分析》,李志生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解读与案例剖析,李志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第二版),张国强,李志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12]城乡建设法规及案例分析,李志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第2版),李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4] 看实例学暖通空调设计与识图, 李志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15] 建筑技术经济学(第2版),李志生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16] 建筑设备BIM与施工调试,李志生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17]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与政府采购常见问题300问,李志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8] 李志生编著,PPP项目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中国建工出版社,,2017;
知识产权:
[1] 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分离空气中颗粒物的装置, ZL201620800624.6,李志生,新型实用,授权日:2017-02-15,公告号:CN205958415U
[2] 利用声动力分选富集空气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2016101982533,李志生,发明专利,公开号,2016-08,CN105890926A
[3] 一种利用声动力分选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ZL 201620348273.X, 李志生,新型实用,授权日,公告号:CN205701515U,2016-11-23
[4] 一种基于粒径的PM2.5筛选装置, ZL201620228193.0, 新型实用,授权日,2016-12-07,公告号:CN205786028U
[5] 一种基于粒径的PM2.5监测装置, ZL201620228256.2, 新型实用,授权日,2016-11-23,公告号:CN205719872U
[7] 一种太阳能百叶窗,ZL201820097563.0,
[8] 利用声动力分选富集空气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及方法, ZL201610198253.3,
[9] 一种防雾霾入墙式纱窗、窗户及采光墙, 专利号:ZL 201820838323.1
[10]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新型实用专利,专利号:2018200302967.9,
[11] 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分离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和装置, ZL20161064463.8,
[12] 一种基于粒径的离心式空气颗粒物等级筛选装置,专利号:ZL2018221266624.4, 申请日:2018年12月18,授权日,2020.02.07,授权公告号:CN210022837U
[13]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背包,李志生等。专利号:ZL202120074908.2. 申请日:2021年1月
22日,授权日,2021年08月24日,授权公告号:CN214038822U。
[14] 一种防霾帐篷,李志生等。专利号:ZL201922124864.5. 申请日:2019年12月02日,授权日,2020年09月11日,授权公告号:CN211473612U。
科研项目:
1、湿热地区室内污染物多源散发模型及环境参数影响研究(S201104000375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项目负责人;
2、基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广东省零碳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广东省建设厅项目,2021年,项目负责人,
3、基于智能建造的创新、技术集成及工程管理(21HK0206), 2021-2025,项目负责人
4、广州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NO.2011045),广州市建委项目,2011年,项目负责人;
5、亚热带气候(岭南地区)民居能耗与室内环境调查与研究,建设部住宅研究中心项目,2010年,项目负责人;
6、站台火灾时屏蔽门开启方案测试研究(13HK0263),产学院合作项目,2013年,项目负责人;
7、室内环境控制技术与建筑节能项目(18HK0043),2018/3-2022/3,项目负责人;
8、工业厂房室内甲醛与PM2.5治理项目(18HK0031),2018/1-2021/1,项目负责人;
9、电梯专用空调健康舒适性能改善研究项目(18HK0465),2019-2023年,项目负责人。
我的团队:
共有团队成员13~16人,包括校外导师2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生1人(该研究方向为室内污染物对人体智力、抑郁症及痴呆症的影响),校内教授、副教授、讲师若干人。我的团队再细分为以下三个研究团队:
1. 建筑节能研究团队;
2. 室内环境研究团队;
3. 工程管理研究团队。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325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22722 邮箱:yzb@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