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作者: 时间:2020-05-09 点击数:

        刘强  Liuqiang 教授

所属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

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智能车间定制设计、智能排样算法、数字孪生技术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园行政楼4楼人事处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

邮政编码:510006

Emailliuqiang@gdut.edu.cn

硕士招生学院:

计算机学院

个人简述

(300)

刘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美国莱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兴趣集中在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智能车间定制设计、智能排样算法、数字孪生技术等方面。(一)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

提出了“构型-动型-控制-优型”合一的车间快速定制设计理论,突破了“模型-装备-监控-指令”同步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模型与装备同步集成、设计与执行迭代优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设计方法;提出了系列数字孪生车间的应用模式,并进行了应用实践。前后发表了SCI论文7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8件,软件著作权23件;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市重点项目2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相关理论成果应邀在第四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第一、二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获得国内学者一致肯定。相关技术成果在中空玻璃、PCB样品板等行业进行了应用,向天珑集团、高力威等行业知名企业输出技术,有力推动了国内首条中空玻璃生产线上马。

(二)智能排样优化算法

提出了新型的基于切割线构型的排样问题刻画方法,首次发现了一刀切不可旋转矩形件排样问题最优解具有唯一构型这一特征,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兴趣;发明了基于组化理论的系列排样优化算法,以此为基础,研发了包括一维排样、二维矩形件排样、二维不规则形状排样、二维交互式排样、三维排样等的全系列排样优化软件。在《Omega》、《软件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6件,软件著作权12件;主持省市重点项目1项。相关学术成果在第三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2017中国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上报告,获得国内同行充分肯定。相关技术成果已在索菲亚、尚品宅配、兴森快捷等行业龙头企业应用,经济效应明显。

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基金2项,省市级与企业项目14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余万;发表SCI/EI论文23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35个;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次。先后组织举办了第四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

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专业学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学术兼职

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分会 理事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分会 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委会 委员

主要获奖

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端电子基板多品种高精高效制造核心装备、关键工艺及系统集成”

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面向定制生产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空玻璃生产过程中多离散问题的耦合分析与优化方法(51675108)  6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1-2020.12

[2] 广东省应用专项项目,中空玻璃自动化生产线专用定制设计平台与制造执行系统(2015B010128007),150万,广东省科技厅,2015.1-2018.6

[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考虑制造约束的智能下料排样优化服务平台(2016A01010600680万,广东省科技厅,2016.1-2018.12

[4]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柔性智能车间定制设计平台与平行控制系统(201804020092)200万,广州市科技厅,2018.4-2021.4

[5] 横向项目,索菲亚4.0工厂板件打包组合优化软件技术服务,3万,广州宁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2017.6-2019.6

[6] 横向项目,手机自动化装配线定制设计平台,25万,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2018.1-2020.1

代表性论文与专著

[1] Qiang Liu, Hao Zhang, Jiewu Leng*, and Xin Chen. Digital twin-driven rapid individualized designing of automated flow-shop manufacturing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Online, doi: 10.1080/00207543.2018.1471243)

[2] Jiewu Leng, Hao Zhang, Douxi Yan, Qiang Liu*, Xin Chen, and Ding Zhang. Digital twin-driven manufacturing cyber-physical system for parallel controlling of smart workshop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Online, doi: 10.1007/s12652-018-0881-5)

[3] Zhang Hao, Liu Qiang, Chen Xin, et al. A digital twin-based approach for designing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hollow glass production line [J]. IEEE Access, 2017, (6): 26901 - 26911. (DOI: 10.1109/ACCESS.2017.2766453). (SCI, IF=3.2)

[4] Qiang Liu, Hao Zhang, Jiafu Wan and Xin Chen*. An Access Control Model for Resource Sharing based on the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Intended for Multi-domain Manufacturing Internet of Things. IEEE Access. 2017(6): 7001-7011. (DOI: 10.1109/ ACCESS.2017. 2693380).(SCI, IF=3.2)

[5] Wang L, Chen X, Liu Q*. A Lightweigh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for plate production[J]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SCI 2017(13):1-12.)

[6] Qiang Liu, Xinhui Zhang, Xindu Chen etc. The Resource Access Authorization Route Problem In a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14) 25:413425 (SCI: AH6EQ)

[7] Qiang liu, Jiafu Wan. An Industrial-Cluster-Oriented Application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System,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2014,15(3):375- 382. (SCI :AI5DL)

[8] Qiang Liu, Yan Liu, Xinhui Zhang. Spreadsheet Inventory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National Pharmacy Chain. Informs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13,14(1) :13-25

[9] Qiang Liu, Xinhui Zhang, Xindu Chen. Inter-Fleet and Intra-Fleet Models for the Crew Recovery Problem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13.2336:75-82 (SCI: 2910M)

[10] Jiafu Wan, Qiang Liu*. Enabling cyber-physical systems with machine-to-machine technologies. Int. J.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2013,13(3/4): 187-196 (SCI:216RZ)

[11] 刘强,王磊,陈新度. 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资源使用及访问控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19(6):1414~1422EI20133016533969

[12] 刘强,姜云飞,饶东宁,陈新度.RBAC系统的权限泄露问题及分析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02EI20101712896750

[13] 刘强,姜云飞,饶东宁. 基于GraphplanARBAC策略安全分析方法.计算机学报.2009.05 EI20090911923753

[14] 刘强,陈新,陈新度. 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下的系统访问控制模型. 计算机集成制造.2008.02 EI20081511195717

[15] 刘强,陈新,陈新度.ASP模式下应用服务定制机理的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 2007.05EI072710691880

[16] 刘强,陈新度.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2,ISBN 978-7-5623-3377-7

主要发明专利:

[1] 刘强,一种面向多规格板材的矩形件排样方法,(201510187909.7)发明专利,授权

[2] 刘强,一种基于组化技术的矩形件排样方法(201410196607.1),发明专利,授权

[3] 刘强,基于组化技术的二维矩形件交互式排样优化方法(201310512976.2,发明专利,授权

[4] 刘强,一种兼顾玻璃原片下料率与钢化炉装载率的集成优化方法(201610125861.1),发明专利,授权

[5] 刘强,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运行联合优化方法(201610342540.7)发明专利,授权

[6] 刘强,一种基于集成仿真的自动化生产线优化设计方法(201610342541.1)发明专利,授权

[7] 刘强,一种生产线的快速定制设计服务平台(201610342985.5)发明专利,授权

[8] 刘强,一种面向单规格板材的矩形工件快速排样方法(201610342983.6)发明专利,授权

[9] 刘强,多订单混合的板状物料自动分拣包装方法及其控制系统(201610342537.5)发明专利,授权

[10] 刘强,一种分层式立体仓库的库位动态分配方法及其仓库系统(201610342538.X)发明专利,授权

[11] 刘强等,一种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分布式集成方法及其系统(2017109609428)发明专利,授权

[12] 刘强等,一种智能车间平行控制方法及系统(2017109609362)发明专利,授权

[13] 刘强等,一种智能车间快速定制设计方法及系统(2017109609413)发明专利,授权

[14] 刘强等, 一种智能车间透明监控方法及系统(2017109609292)发明专利,授权

[15] 刘强等, 一种分层式立体仓库(201711448657.4)发明专利,授权

[16] 刘强等, 一种各层间高度可调的分层式立体仓库的库位分配方法(201711448648.5)发明专利,授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325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22722    邮箱:yzb@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