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崔苗 CUIMIAO 讲师
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硕导 科研方向: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 联系方式:cuimiao@gdut.edu.cn 硕士招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个人简述:
崔苗,博士。研究方向为IRS通信、MIMO通信、工业时敏网络、MEC、Ad Hoc网络协议设计等。近年来主持包括省、市等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近五年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2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具有较丰富的国际合作交流经历和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2017年至2018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并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和定期的学术交流。2022年、2023年、2024年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
教育背景:
2006.09-2009.12,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博士学位
2001.09-2004.03东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
1997.09-2001.07东北电力大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6.06—2017.6,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
2010.05-2013.0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荣誉:
2024年度广东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1] Miao Cui, Guangchi Zhang, Qingqing Wu, Derrick Wing Kwan Ng, “Robust Trajectory and Transmit Power Design for Secure UAV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67, no. 9, pp. 9042-9046, Sept. 2018.
[2] Miao Cui, Guangchi Zhang, Rui Zhang, “Sec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8, no. 5, pp. 1410-1414, Oct. 2019.
[3] Yingqian Huang, Miao Cui, Guangchi Zhang, and Wei Chen, “Bandwidth, Power an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UAV Base Station Networks with Backhaul and User QoS Constraints,” IEEE Access, vol. 2020, no. 1, pp. 67625-67634, Dec. 2020.
[4] Guangchi Zhang, Xiaoqi Ou, Miao Cui, Qingqing Wu, Shaodan Ma, and Wei Chen, “Cooperative UAV Enabled Relaying Systems: Joint Trajectory and Transmit Power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ol. 6, no. 1, pp. 543-557, Mar. 2022.
[5] Guangchi Zhang, Xueyi Li, Miao Cui, Guangping Li, and Yizhi Tan, “Transceiver Design for Cognitive Multi-User MIMO Multi-Relay Networks Using Imperfect CSI,” AEU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vol. 70, no. 5, pp. 544-557, May 2016.
[6] 崔苗, 喻鑫, 李学易, 张广驰, 刘怡俊, 林凡, 多载波无线携能通信的上下行链路联合资源分配, 通信学报, vol. 40, no. 3, pp. 206-214, Mar. 2019.
[7] 张广驰, 曾志超, 崔苗, 武庆庆, 林凡, 刘怡俊, 无线供电混合多址接入网络的最优能效资源分配研究, 电子学报, vol. 48, no. 4, pp. 697-705, Apr. 2020.
[8]崔苗, 喻鑫, 李学易, 张广驰, 刘怡俊, 多用户多载波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上下行联合资源分配, 电子与信息学报, vol. 41, no. 6, pp. 1359-1364, Jun. 2019.
知识产权:
[1] 崔苗、张广驰、李学易、余红明、郑国立,非正交多用户接入自组织网络的MAC接入方法,201610579390.1,授权日期:2019.05.28
[2] 崔苗、张秋镇、林凡,一种无人机群、无人机群的切换方法及装置,201711104634.1,授权日期:2021.11.26
[3] 崔苗、张广驰、林凡,一种Turbo码的译码方法及装置,201710805899.8,授权日期:2020.08.11
[4] 崔苗、万婷婷、林凡,一种无人机控制的方法及系统,201711106469.3,授权日期:2020.10.23
[5] 崔苗、荆永震、林凡,一种智能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201711478910.0,授权日期:2020.11.13
[6] 崔苗、唐昌宇、张秋镇、林凡,一种车辆定位方法、装置及其应用的泊车辅助方法、车辆,201810199813.6,授权日期:2020.09.11
[7] 崔苗、荆永震、林凡,一种机器人定位方法、系统及机器人,201711106486.7,授权日期:2021.03.30
[8] 崔苗、唐昌宇、张秋镇、林凡,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201711432313.4,授权日期:2021.10.01
[9] 崔苗、张秋镇、林凡,一种车牌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1810189777.5,授权日期:2022.02.08
[10] 崔苗、张秋镇、林凡,一种手掌特征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201810189776.0,授权日期:2022.02.09
[11] 崔苗、张秋镇、林凡,一种掌纹识别方法及装置,201810189875.9,授权日期:2022.03.25
[12] 崔苗、万林青、张广驰、林凡,一种移动终端共享系统及方法,201710671202.2,授权日期:2020.09.11
科研项目:
1.广东省自然基金,智能反射面通信的高效传输设计,2023.01—2025.12,主持
2.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工业时敏网络关键技术与现场网络交换设备的研发,2020.01-2024.08,联合主持
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空基通信网络的接入机制设计与通信性能优化,2022.01-2024.12,主持
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面向5G车联网的无线传播特性研究与仿真测试应用,2022.01-2024.12,联合主持,
5.企业委托项目,XXX传输与应用链路技术,2020.01-2022.12,主持
6.企业委托项目,广州南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工联合研发中心,2019.05-2021.12,主持
教学活动:承担《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本科生课程
我的团队:新一代无线智能通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