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强

作者: 时间:2021-03-17 点击数:


谢光强 Xie Guangqiang     教授

所属学院:

计算机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职  务: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科研方向:

分布式人工智能、无人驾驶

联系方式:

superxgq@163.com

硕士招生学院:

计算机学院

个人简述

谢光强博士,计算机学院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省市科技各类项目30余项,在IEEE TKDE、TNNLS、TITS、TII、TSMC,INFORM SCIENCES、JAIR、APPL INTELL、ISA Trans.AAAI、IJCAI、ICDM等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SI 高被引1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80项。担任了TSMC、TNNLS、JAIR、NCAA、Computing、TIMC、J SUPERCOMPUT、Scientific Reports 、SEPS、Computing、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研究、全国智能信息处理学术会议、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等期刊、会议审稿人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个人获奖和指导学生获奖450余项(国家级103项、省级245项),获得了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教育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十周年(2012-2021)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广东省级课程 2 项,创建并指导的“QG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由于在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于201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发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共同评选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广东省仅2支,全国共50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近500名,所获成果受到了广东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好评和采访,并在《广东新闻联播》中头条播出。

(个人主页www.scholat.com/superxie  


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  

学术兼职

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频控制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大创谷负责人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执行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教育专委会执行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CCF  YOCSEF 广州副主席 (2021-2022、2022-2023)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广工-华为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首席导师

重要荣誉

1.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2017, 2021)

2.教育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十周年(2012-2021)优秀科技工作者

3.第二十一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

4.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卓越指导教师

5.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名师”

6.第十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7.第十二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8.第十一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9.华为鲲鹏昇腾开发者优秀校园大使

10.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11.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12.广东工业大学“十佳授课教师”

13.广东工业大学“师德标兵”

14.广东工业大学“五四青年奖章”

15.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16.名家大师精彩报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17.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管理服务创新优秀典型案例

18.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

主要论文

[1] Guangqiang Xie, Haoran Xu, Yang Li* and Xianbiao Hu. Sequential Trajectory Data Publishing with Adaptive grid-based Weighted Differential Privacy,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24, 36 (12):9249-9262.(中科院SCI区,IF: 8.9CCF A)

[2] Guangqiang Xie, Haoran Xu, Yang Li* and Xianbiao Hu.Sustainable Distributed Adaptive Platoon in Multi-Agent Mobile-Edge Computing Networks for Lane Reduction Scenario,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2024, 25 (11):15673-15686.(中科院SCI一区,IF: 7.8CCF B)

[3] Guangqiang Xie, Haoran Xu, Yang Li*, Changdong Wang, Biwei Zhong and Xianbiao Hu. Consensus Seeking in Large-Scal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Hierarchical Switching-Backbone Top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2024, 35 (11):15810-15824. (中科院SCI一区,IF: 11.2CCF B)

[4] Guangqiang Xie, Zhang Runpeng, Li Yang*, Huang Ling, Wang Changdong, Yang Hao, Liang Jiahao. AttractRank: District Attraction Ranking Analysis Based on Taxi Big Data[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1, 17(3):1679-1688. (中科院SCI一区,IF: 9.112ESI高被引论文)

[5]  GuangqiangXie, Haoran Xu, Yang Li*, Xianbiao Hu, Chang-DongWang. Fast distributed consensus seeking in large-scale and high-density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connectivity maintenance [J]. Information Science , 2022, 608:1010-1028. (中科院SCI一区,CCF B)

[6]  Guangqiang Xie, Chen Junyu, Li Yang*. Hybrid-order Network Consensus for Distributed Multi-agent Systems [J].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 2021, 70:389-407. (JAIR,中科院SCI二区,CCF B)

[7] GuangqiangXie, Haoran Xu, Yang Li*, Xianbiao Hu, Chang-DongWang. Consensus enhancement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rotating-segmentation perception [J]. Applied Intelligence , 202253(5):5750-5765. (中科院SCI二区)

[8] Guangqiang Xie, Chen Junyu, Li Yang*. Hybrid-order Network Consensus for Distributed Multi-agent Systems [C]. the 30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 . (IJCAI2021Journal TrackCCF A会议)

[9] GuangqiangXie, Chaohao Shen , Yang Li*, Yanda Feng, Fengyang Qiu. Consensus Seeking in Large-Scal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Homogeneous Connections by Incorporating Two-Hop Neighbor StatesISA Transactions[J], 2025,7 June ,Available online .(ISA Transactions,中科院SCI二区,IF: 6.4)

[10] GuangqiangXieChen LinpengYang Li*. Multi-agent consensus algorithm based on pruned topology[J]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2025,81(5). (中科院SCI)

[11] GuangqiangXie, Zhong BiweiHaoran Xu, Yang Li*, Hu  Xianbiao, Wang Chang-Dong. Connectivity-Preserving Rendezvous in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via Relative Neighborhood Proximity Graph [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 202446(4):771-784. (中科院SCI四区)

[12] Guangqiang XieLan Tianxiang, Hu Xianbiao, Li Yang*, Wang Chang-DongYin Yuyu. A Distributed Consensus Protocol Based on Neighbor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Multi-Agent Systems Convergence[J]. IEEE Access , 2019 (中科院SCI二区).

[13] Wang Chang-Dong,Yan-Hui Chen,Wu-Dong Xi,Ling Huang, Guangqiang Xie. Cross-Domain Explicit-Implicit-Mix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Neural Network[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2022,52(11)6983-6997. (中科院SCI一区,CCF B) .

[14] Huang Ling, Chao Hong-Yang, Xie Guangqiang. A Micro-unit Connection Approach for Hybrid-order Community Detection. AAAI 2020 - 34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0,107-114.(AAAI 2020, CCF A会议)

[15] Ji Yu-Xuan, Huang Ling, He Heng-Ping, Wang Chang-Dong, Xie Guangqiang, Shi Wei, Lin Kun-Yu. Multi-view Outlier Detection in Deep Intact Space. 2019 19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19), 2019, 1132-1137. (ICDM 2019, CCF B会议)

[16] 谢光强, 吴烨彬, 李杨*.平衡参数自适应下基于模体的混合阶网络多智能体一致性[J].计算机科学,2024,51(12):269-276. (CCF 推荐中文 B类期刊)

[17] 谢光强, 钟必为, 李杨*.基于平均一致协议的分布式自适应多智能体聚集控制[J].计算机科学,2024,51(05):242-249.(CCF 推荐中文 B类期刊)

[18] 谢光强, 章昊晋, 李杨*.基于影响力网络模型的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8):2452-2456.(CCF 推荐中文 C类期刊)

[19] 谢光强,戴金刚,李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双编队车辆换道决策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0):2941-2947+2973. (CCF 推荐中文 C类期刊)

[20] 谢光强,吴彦彬, 李杨*,许浩然. 基于多车辆集群的多编队一致性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0):2948-2953. (CCF 推荐中文 C类期刊)


主持科研项目:

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石化产品先进分子炼油技术工业软件

2.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3.广东省科技计划“药品上市后集中监测与再评价综合服务系统研究应用”

4.广东省科技计划“不锈钢特色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5.广州市科技计划“智慧城市养老社区综合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

6.智慧生活移动应用平台的研究和开发

7.质量计量信息一体化平台

8.质量计量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9.质量计量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10.质量计量信息一体化平台运行优化研究

主持教改项目:

1.广东省一流在线课程、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2.广东省精品资源课程《程序设计》

3.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4.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和研究

5.高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人才培养

一、2005年创建并指导的广东工业大学“QG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大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作能力。工作室是广东工业大学“标志性获奖团队”,成长为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近500名。

、于201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发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共同评选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广东省仅2支,全国共50支),该称号旨在面向全国遴选50个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予表彰支持,2019年获颁“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

、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40多项。指导学生获各类科技竞赛奖项400余项(国家级103项、省级245项)。

四、所获成果受到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广州日报、新快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好评,采访成果在《广东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五、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三项项目结题为“优秀”,经广东省教育厅和教育部选拔推荐,作为优秀项目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省共7项发明制作类项目入选),获得好评。

六、指导学生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多项。

七、学生培养成效显著,指导的学生不少继续深造,攻读(博)硕士,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专业知识扎实、能独当一面的创新型人才。

1.多人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十佳学生”等称号(获奖比例千分之一)

12024届王伟航本科生“十大攀撑学子”、“学业之星”

2)2022届辜仰淦同学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创新人物”

32022届黄正婷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

42021届张润鹏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大学生”、广东工业大学“创新人物”

52020届郑臣河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创新之星”

62019届方锦基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科技创新之星”、创新人物”

72016届卓建欢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科技创新之星”

82015届李志豪同学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优秀学业大学生”、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

92008届林泉同学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十佳优秀学业大学生”

2.多人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

3.培养的大部分学生进入了华为、阿里巴巴(支付宝、阿里云、淘宝、蚂蚁金服)、腾讯(微信)、京东、百度、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等知名IT公司工作,成为了核心技术骨干,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1)曾获"百度最佳个人"(该奖项颁发给百度优秀杰出员工,名额每年只有五个)、

2)曾获“腾讯最佳员工”(人数约占腾讯员工数的5%)

3)曾获“腾讯微信事业群绩效突出者”(人数约占微信事业群1700人的10%)。

指导学生所获重要奖项

1. 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50支,广东省2支)

2. 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智慧城市”专项赛决赛,“特等奖”(全国共三项)

3. 第十二届“挑战杯”国赛终审决赛,“一等奖”

4.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展示项目(三项)

5. 全国高校绿色计算机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6.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

7.“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设计大赛,“一等奖”

8.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9.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10. 华为ICT大赛中国创新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

11.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HarmonyOS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12.昇腾AI创新大赛广州赛区决赛高校赛道“铜奖”、“最具商业潜力奖”

13.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项目实战赛(智能体开发科目)国赛“一等奖”(第一名)

14.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该“三创”大赛,“二等奖”

15.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

16.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17.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金奖”2项,“铜奖”2项,“优胜奖”1项

18. 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银奖”

19. 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20. 蓝桥杯个人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各2项


知识产权

1.一种盲人眼镜及拐杖避障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7546724

2.一种基于智能避障眼镜及拐杖的避障系统及其避障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7546601

3.一种用于评估康复训练动作有效性的人体关节权值分配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8708247

4.一种基于智能小车的家庭监控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6959908

5.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脸型拟合与匹配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396388

6.一种基于WIFI的图像传输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86295.0

7.一种虚拟仿真体验的城市环境检测及城市规划系统,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86295.0

8.一种基于穿戴设备切换网络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59335.0

9.一款面向盲人的智能拐杖外观结构,外观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30350385.8

10.智能避障眼镜外观构造,外观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30235144.9

11.一种基于虚拟仿真体验的城市环境监控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0975529.3

12.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电源管理的低功耗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0925908.1

13.一种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基于STM32的开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026847.0

14.一种基于STM32F207的图像传输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1214204X

15.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小车避障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12153631

16.一种用于家庭安全的智能监控小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12153491

17.一种智能避障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13243955

18.一种盲人眼镜及拐杖避障提示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13250592

19.AnyWork移动测评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软著登记号:2019R11L581716

20.智能避障眼镜配套APP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软著登记号:2019R11L586101

教学活动

1.主持教改项目6项

2.负责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序设计》 、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广东省一流线上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http://www.scholat.com/course/gdutpc

3.负责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序设计基础》(已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智慧树上线,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69995#teachTeam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cdf29a9e60d0f264e5

我的团队

1.QG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2.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团队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325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22722    邮箱:yzb@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