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兆春(2013).文化变量视角下的儒耶“金规则”[J].《理论科学》第3期; 2. 康兆春,周秀华(2011).历地解释学视角下的“再神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4期; 3. 康兆春(2011).间性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第2期; 4. 康兆春(2011).翻译文本之高低语境化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5. 康兆春(2010).间性中的文化秩序重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6. 康兆春(2010).《撞车》的跨文化化解读[J].《电影文学》第11期; 7. 康兆春(2009).文化逆差的跨文化探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9期; 8. 康兆春(2009).“球土化”辨析:“跨文化化”视角下的跨文化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第6期; 9. 康兆春(2009).文化分层化和跨文化再适应[J].《广州大学学报》第10期; 10. 康兆春,刘文军(2008).文化“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选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3期; 11. 蒋晓萍,康兆春(2008). 翻译教学的文化调停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