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穗

作者: 时间:2019-07-04 点击数:

http://yzw.gdut.edu.cn/__local/3/13/18/0A4A49CF68109028DC11C5F5587_C378E766_4309.gif

彭勇穗

PENG   YONGSUI

教授

所属学院:

外国语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

翻译理论;鲁迅(翻译)思想;严复翻译思想、文学翻译;

硕士招生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个人简述

(300)

彭勇穗,男,1981,汉,广东汕头,中共党员,翻译哲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翻译理论、鲁迅翻译思想、严复翻译思想、文学翻译。主持项目:国家社科1项、教育部1项、广东省2项、广州社科1项、校级3项。独立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学术专著《形变与值变——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翻译》、译作《极地特快》(合译)。

教育背景

2007.9-2011.4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翻译学研究(博);

2004.9-2006.6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

2000.9-2004.6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教育专业()

工作经历

2011.9-     今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7-2007.8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要荣誉

1 2023年优秀共产党员

2 2016年优秀共产党员

3 2013年优秀共产党员

4   2014-2015学年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5 2011-2012学年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发表期刊论文:

[1] 彭勇穗.   “”——严复《天演论》启蒙翻译思想发微[J].   中国翻译,   2025(5): 92-99. (CSSCI)

[2] 彭勇穗.   “大人类主义人的文学”——《域外小说集》再版序言主导思想探微[J].   东岳论丛,   2025(5): 14-23. (CSSCI)

[3] 彭勇穗.   取今复古双维翻译”——鲁迅《域外小说集》现代性建构路径[J].外国语,   2023(1): 104-116. (CSSCI)

[4] 彭勇穗.   鲁迅文学翻译思想:启蒙与求真的张力聚合[J].   中国翻译,   2023(5): 35-44 . (CSSCI)

[5] 彭勇穗.   撄动性解思惟”——初版《域外小说集》的文体意图[J].东岳论丛,   2023(5): 31-40. (CSSCI)

[6] 彭勇穗.   《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J].文学评论,   2020(6): 201-211. (CSSCI)

[7] 彭勇穗.   异质感中的翻译主体性——论施莱尔马赫的送读者到原作者处”[J].外语学刊,   2017(6): 107-115. (CSSCI扩展)

[8] 彭勇穗.   异域与异议——异化翻译的辨别与辩证[J].外语教学,   2014(3): 106-109. (CSSCI)

[9] 彭勇穗.   中立之谬误——论图里描写翻译学中的价值中立”[J].外语教学,   2013(1): 109-112. (CSSCI)

[10] 彭勇穗.   语像翻译策略及跨文化跨媒介操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4): 84-88.  (CSSCI扩展)

[11] 彭勇穗.   谁的文本?谁的历史?——论图里描写翻译学中的客观描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1): 75-79. (CSSCI扩展)

[12] 彭勇穗.   变异与多样——论文学复译的跨文化认识价值[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3(5): 94-101.

[13] 彭勇穗.   译者的跨文化阐释:   意愿与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5): 102-108.

[14] 彭勇穗.   超越历史,对话当下——鲁迅翻译理论研究路线[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5): 57-64.

[15] 彭勇穗.   跨文化交际:概念与启示[J].语言教育,   2019(2): 2-6.

[16] 彭勇穗.   现代追求和诚的反抗——论鲁迅文化批判复译思想[J].译苑新谭,   2017(2): 80-86(辑刊).

[17] 彭勇穗.   大学阶段英语阅读中的人文启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8-123.

[18] 彭勇穗.   系统和关系——重读与反思多元系统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3): 113-116.

主持科研项目

[1]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翻译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BYY015,在研)。

[2]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翻译作为:鲁迅翻译思想的当代启示研究”(编号:19YJC740056,已结项)

[3] 2019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鲁迅‘鉴’的翻译思想对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启示”(编号:2019GZGJ84,已结项)。

[4]2016年度广东省教育厅课题“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编号:2016GXJK039,已结项)。

[5]2016年度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鲁迅直译法中的修辞思想” (编号:16QNZD010,已结项)。

[6] 201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异质作为寓言——鲁迅异化翻译理论研究” (编号:GD15YWW01,已结项)。

[7] 2015年度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教育:跨文化人文交际素养”(已结项)。

[8] 2012年度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启动项目“语像翻译理论初探” (编号:12ZS0024,已结项)。

服务

[1] 2023.04-今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   2017.11-2022.10 中共广工大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校红旗支部)。

获奖

[1] 教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工程英语》,第320204月颁)。

[2] 科研: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论文:《<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文学评论》2020年第6期,独立作者,20246月颁)。

[3] 科研:第六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奖论文:《现代追求和诚的反抗——论鲁迅的文化批判复译思想》,独立作者,《译苑新谭》第9辑,201710月颁)。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325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22722    邮箱:yzb@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