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志军. (2022). 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正反问句的句法图谱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1期: 106-123. 2. 杨寒, 陆志军. (2021). 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语言相对论重新审视[J]. 《外文研究》, 第3期: 49-54. 3. 陆志军. (2021). 语言相对论的研究转向: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到新沃尔夫[J]. 《语言学研究》, 第30辑: 75-85. CSSCI 4. 陆志军, 石定栩. (2021). 义务情态句与认知情态句的句法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3期: 20-27. CSSCI 5. 陆志军. (2021). 心智研究的模块论[J]. 《语言学研究》, 第29辑: 205-220. CSSCI 6. 陆志军. (2020). Carlota Smith的时体理论体系[J]. 《外语学刊》, 第6期: 17-22. CSSCI 7. 陆志军. (2020). 汉语体动词的时间指称特性[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6期: 106-123. 8. 陆志军, 曾丹. (2020). 乔姆斯基I-语言/E-语言之分的原则化诠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3期: 323-336. CSSCI 9. 陆志军, 温宾利. (2020). “才VP”句与“就VP了”句的词汇语义与时间语义分析[J]. 《语言研究》, 第1期: 22-27. CSSCI 10. 陆志军, 曾丹. (2019). 两种模块化观点[J].《外语研究》, 第5期: 1-7. CSSCI 11. 陆志军, 温宾利. (2019). “才VP”句与“就VP了”句的语法特性、时间指称以及句法结构分析[J]. 《当代语言学》, 第3期: 400-417. CSSCI 12. 陆志军, 曾丹. (2018). 新沃尔夫假说:缘起、理据与研究态势. 《外文研究》, 第3期: 7-14. 13. 陆志军. (2018). 也说“年、月、日”与“时、分、秒”[J]. 《对外汉语研究》, 第1期: 98-107. CSSCI 14. 陆志军, 温宾利. (2018). 句法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非完整体句式中非完句效应的消解机制以及时间锚定法则[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2期:45-61. 15. 陆志军. (2018). 时间论元理论及其理论解释力分析[J]. 《外语学刊》, 第4期: 12-17. CSSCI 16. 陆志军, 温宾利. (2018). 基于动词语义学的汉语体动词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2期: 80-87. CSSCI 17. 陆志军. (2017). 《Routledge句法学手册》评介[J]. 《语言学研究》, 第22辑: 227-232. CSSCI 18. 温宾利, 陆志军. (2017). 《牛津汉语语言学手册》评介[J]. 《国际汉语学报》, 第1期: 264-269. 19. 陆志军. (2017). 最简方案与制图理论:互补兼容的句法研究视角[J]. 《外语研究》, 第2期: 41-46. CSSCI 20. 温宾利, 陆志军. (2017). 汉语体动词的句法语义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第3期: 29-35. 21. 陆志军, 何晓炜. (2017). Chomsky标符理论的原则解释力分析[J]. 《外国语》, 第2期: 2-10. CSSCI 22. 陆志军. (2017). Chomsky最简方案理论的新进展[J]. 《外国语文研究》, 第1期: 9-16. 23. 曾丹, 陆志军. (2016). 乔姆斯基心智哲学观解析[J]. 《贵州社会科学》, 第12期: 30-34. CSSCI 24. 陆志军. (2015). 汉语“是不是VP”问句的句法研究[J]. 《中国语文法研究(日本)》, 第4辑: 108-120. 25. 陆志军. (2015). 《俄语句法学》评介[J]. 《中国俄语教学》, 第1期: 93-96. 北大核心 26. 陆志军, 曾丹. (2014). 汉语正反问句的生成句法研究[J]. 《外国语文》, 第5期: 108-114. 北大核心 |